干八斤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28章 卜算子,被老丈人嫌弃,我说莫欺少年穷,干八斤,小小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心说这小子好狂!就不知道这小子能作出什么样的诗词来!

矮榻上的那位易小满充满了期待,苏建邦则是在想,要不要提醒一下这小子,这诗要是作的太好,又引来飞蛾扑火了怎么办?

随便作一首不高不低的敷衍了事得了。

只是这小子口气这么大,这诗要是作的不高不低,怕是会让人扫地出门吧?

真是狂啊!

冬夏将墨磨好,将毛笔搁在砚台上,易千秋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,心想小子你口气这么大,那就请吧!

许少安点了点头,而后略做思量,他寻思着前世记忆中那些咏梅的诗词,什么苏轼、陆游等大家的咏梅诗都有些小家子气。

适才师伯提起寒梅风骨,许少安眼中忽的一亮,若说咏梅诗,这古往今来,有哪一首比得上这一首?

这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、颓唐、隐逸之气,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,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。

许少安嘴角一扬,提笔蘸墨,落笔在了宣纸上:

“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。

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。

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。

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。”

许少安写完,将笔放下,抬眼看,却见此间尽是无言,鸦雀无声。

许少安不知道易千秋于诗词一道有多少造诣,但那易小满一身的书卷气,应该颇有造诣才是。

他没发现,这会儿易小满其实已经从那矮榻走了下来,来到了书桌边,目光落在这首诗上久久无法离开。

纸上的字很大气,跟这诗中的意境相得益彰。

易千秋将这首诗从书案上拿起,脸上似乎有些激动,就连陆重楼都不由得动容,看了眼许少安,心想这小子还真有狂的资本。

古人写诗皆是写梅花的寂寞高洁,孤芳自赏,引来群花的羡慕和嫉妒。

而这一首写梅花的美丽、积极、坚贞,不是愁而是笑,不是孤傲,而是这世间少有的操守和风骨。

易千秋当初让人查了许少安之后,对于许少安的才学还是持怀疑态度的。

只觉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,如何能有这般城府,能隐忍至此,这少年人的心性,怎可能被他掩藏的滴水不漏?

那首《青玉案》或许是许少安从哪得来,在他背后是否有着一位真正的诗词大家?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穿越古代和离妇,她把娘家兴旺了

宣赞